首先笔者以为购买笔记本电脑后不要迫不及待地升级。有些朋友买来笔记本没多久,就又是加内存、又是升硬盘的,笔者认为除非您买的是二手机,新机大可不必急于升级。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现有的配置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吗?当然能,虽然目前软件发展一日千里需要更高的系统配置来支持,但笔者为什么说新买的笔记本可以不必急于升级呢?以笔者来看,进行必要的系统优化相当重要,优化过后目前的主流笔记本完全可以满足你目前正常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了,等你有过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笔记本熟悉了,真正了解了它有什么瓶颈,那时在动手升级也未尝不可。
至于系统优化,通过合理的的优化能为您省下不少的金钱,又能让你的笔记本充分发挥性能。另外,对于额外的配件,等用户自己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真正认为有需要了再买,大可不必盲从追逐潮流。像笔者认识的许多黑友(IBM笔记本爱好者的雅称)就很喜欢升蓝牙等不常用的配件,其实其实这样的配件对于一般人而言绝对是不会经常使用的,而且它的价格还不非呢。既然现有的配置已能满足您的需要,何必疯狂地无休止升级呢?或者追求无关紧要的潮流呢?
说完了升级注意事项,现在笔者就说说日常使用的经验吧:
1、最后一米的布线(即从接线盒到笔记本)要注意,千万不要布在“交通要道”上,一不小心容易出“交通事故”。要是自己站起来走出去或是家庭成员路过,不但极易造成“人仰马翻”的后果,弄不好还会把网线另一端的笔记本冷不丁的从桌上拽到地上。估计这时爱机不是当场毙命就是重伤不起。
2、笔记本周围不要放液态的东西。用笔记本时间长了当然会觉得口渴想喝点什么,自然在笔记本边上放上这些东西也就情有可原了。可是您没有注意到这是方便了自己却给笔记本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个不小心碰翻了满满一杯饮料,这下可给笔记本带来水漫金山的严重后果。运气好的饮料没有渗入笔记本内部,顶多造成键盘报废。如果倒霉点机子内部过水面积太大,主板肯定挂了,弄得不好会连硬盘、光驱和CPU等一块儿挂掉。为了笔记本的安全,笔者还是建议您自己麻烦一点儿,不要将水、饮料放在机器的边上。
3、可能各位在家时都喜欢接上电源进行工作(除非停电),但有几个情况笔者建议您使用电池供电。可能大家这几年也越来越感觉到电力供应的紧张,拉闸限电成了家常便饭。比如电力供应刚恢复时,就不宜立即插上外接电源。据笔者的老爸(供电局的)讲,电力供应刚恢复时电压很不稳定,极易产生浪涌导致电器件损坏。笔记本电脑由于是一种高精密高集成度的产品,对于电源的要求更高,常常电视还能工作而电脑却早罢工了。如果您发现家中的电灯忽亮忽暗,那也是电压不稳的一种表现,笔者也建议您使用电池供电。说到这儿,可能有些朋友要急了——这样电池不是很快就要挂了。如果您当时不想用电池的话,主板极容易挂掉。主板的价值远远大于电池,孰轻孰重请大家自己权衡定夺。
4、最好不要把笔记本放置于散热不佳的物体上工作。这样极容易使笔记本产生的热量大量积聚而不能及时排出,长期如此会大大缩短笔记本的寿命,造成不可挽回的物理损坏,而且热量的聚集也会让使用者感觉很不舒服,降低笔记本使用舒适度。
笔记本总不能老是门都不出的待在家里吧,总是要带出去工作的。下面笔者就和大家谈谈笔记本带出去应用的经验:
1、首先记得估计好需要电池的电量。如果标配电池不能满足您的要求,笔者建议可另外购置长效主电池或者扩展电池。具体购买哪一种或是两样都买,就要看各自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续航能力以及您在没有外接电源工作的时间而定。推荐一般外出不用携带电源适配器,很多时候一个电源适配器往往就是半部笔记本的重量了,但是真正需要的时候其实不多。
2、出远门的时候就千万别忘了带AC适配器了。电池无论续航能力再长就有电量用尽的时候,只不用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了AC适配器,您不但可以给电池充电,而且还可以直接给爱本供电。可以保证你出门在外时笔记本电脑需要的时候真正能派上用场。
3、带上必要的配件,但可不带的就尽量不要带。有时带上一台笔记本可能完成不了既定的工作,可能还要带上一些必要的附属配件,比如移动硬盘、数据线等等。这些东东千万不要忘,否则可能难以完成您的工作。但是能够不要带的就不必要带了,笔记本最大的关键就是便携,如果你什么都带上,这点优势还所剩余几呢?还有一点可能初用笔记本的朋友比较容易忽视,特别是在短途移动笔记本时。为了图方便仅将笔记本放进内包,甚至直接把笔记本拿上就出去了,这样对于笔记本来说就太危险了。遇人群、挤公车,万一撞一下出现故障就不好玩了。笔者建议,带笔记本外出还是使用厂家标配的笔记本电脑包为宜。
4、条件允许的话,笔者还是建议您购买一把专用的电脑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您有君子之心,但难防别人没有小人之意。外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用一把笔记本锁将自己的爱本固定于一处,以防被盗。为了保证笔记本的安全,笔者建议您购买大牌的电脑锁,质量有保证。
[ Last edited by jacky626 on 2005-5-14 at 15:01 ] |